2011年,天津、上海、重庆、深圳、广东和湖北7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。
?
2017年,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启动。
?
2020年,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(试行)》赶在了*后一天报道,并将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。
?
目前,我国已经成为配额成交量规模全球第二大的碳市场,截至2020年11月,试点省市碳市场共覆盖20多个行业,接近3000家企业,累计配额成交量超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,累计成交金额近100亿元。
?
此外,中国核证减排量(CCER: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)累计签发量已近5000万吨,可满足各试点碳市场抵消要求的约为1500万吨,而各试点地区的年度碳排放配额量远超这个数。
?
2021年1月5日,生态环境部举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政策媒体吹风会,介绍了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(试行)》和《2019-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(发电行业)》有关情况。
?
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主体为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.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,以及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。
?
吹风会上表示,全国碳市场*个履约周期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,周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。也意味着,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将被划定碳排放配额,我国*次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,标志着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。
?
那么,碳交易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?
?
香坪村,入选“贵州省单株碳汇精准扶贫服务平台”试点,46名贫困户凭“不砍柳杉”,每年每株能获得3元左右的收入。
?
塞罕坝林场,2018年8月完成了首笔3万多吨的造林碳汇交易。据预测,30年周期内产生的470多万吨净碳汇量或将带来上亿元收入。
?
“如果不加快降低排放强度,未来支付的费用将越来越多”
?
如此看来,就是一笔此消彼长的账。同时,《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》预测,到2030年我国平均碳价或将上升到93元/吨二氧化碳当量,相较2020年再涨90%左右,到本世纪中叶更是可能达到167元/吨二氧化碳当量。
?
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透露,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,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行业范围,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。包括钢铁、水泥、化工、电解铝、造纸等行业,据悉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前期准备工作。
快盈IV本文转载自环保在线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